列车长王亚健:让京津城际每一趟旅途都有温度-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03 10:30:46
来源:新华网

列车长王亚健:让京津城际每一趟旅途都有温度

字体:

  10月2日清晨,天津站站台,国庆出行的人流涌动,行李箱滚轮声、车站广播声交织成热闹的乐章。京津城际C2204次列车旁,王亚健“脚不停、嘴不歇”,一边帮旅客提过沉重的背包,一边在对讲机里确认重点旅客乘车信息,转头又叮嘱乘务员“留意4号车厢带婴儿的一家”。开车后她一路巡视至13号车厢,给提前预约的轮椅旅客递上温水——这是王亚健值守国庆运输的第16年,也是她用“事事想在前、处处能应对”的服务,守护万千旅客旅途的日常。

  王亚健与哭闹的儿童旅客亲切互动

 用“较真”磨硬功

  时间回到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的热烈氛围里,还是大学生的王亚健第一次踏上京津城际高铁。看着乘务员既能从容解答旅客的行程疑问,又能快速处理突发状况,还能细心照顾老人小孩,她心里悄悄埋下种子:“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把温暖带给每一位旅客。”同年12月,她凭着一股执着通过选拔,成为京津城际的一名乘务员,可上岗第一天就遭遇“下马威”——给旅客送水时手忙脚乱洒了半杯,面对旅客询问站点信息时答得磕磕绊绊。

  “要做就做能应对所有情况的乘务员。”王亚健暗下决心。她把家变成“服务练兵场”,让父母轮流扮演不同需求的旅客,模拟服务场景。她拿着空水杯反复练习递接姿势,对着镜子调整微笑弧度,连“您好”“请慢用”的语气都逐字打磨。为掌握应急技能,她熬夜作业流程抄在小本子上,走到哪背到哪,白天追着车长问“遇到旅客突发不适该先做什么”“设备故障怎么快速处理”,把每个细节都刻进心里。

  这份较真让她快速成长。2011年,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旅客的高口碑,晋升为一名列车长。2017年“复兴号”列车在京津城际上线,为尽快熟悉新车型,她一有空就到车上主动学习列车设备,和同事们研究服务技巧,还结合京津线“站间距短、客流密度大”的特点,优化“有需求有服务、无需求不打扰”的无干扰服务,最终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京津城际“复兴号”列车的首发车长。

  以“细致”暖人心

  在日常值乘中,王亚健总能精准接住旅客的各类需求,用细致化解难题。

  遇到旅客矛盾,她有“两头都周全”的巧办法。同事曾记得,一次值乘时,有旅客因邻座孩子持续哭闹扫码投诉,带娃妈妈急得眼圈发红,却不知如何安抚孩子。王亚健赶到后,没有简单劝说,而是先蹲下身冲孩子做了个“会变魔术”的鬼脸,逗得孩子停下哭闹;接着从备品箱里拿出提前准备的彩色画笔,把孩子带到风挡连接处的乘务员座上,陪他画火车,安抚情绪,妥善的解决双方旅客的困扰。

  面对特殊旅客,她的细心藏在“提前预判”里。2025年,她接到重点旅客工单,一位盲人旅客将独自乘车。发车前,她提前联系车站确认旅客位置,提前在车厢门口等候;把旅客扶上车后,照常告知旅客在乘车中遇到困难如何联系列车工作人员前来帮助,并拜托旁边的旅客多加关照,有问题第一时间帮忙找乘务人员。随后,她端来两杯温水,一杯递给盲人旅客,一杯送到邻座手中。到站后,王亚健来送这位盲人旅客下车,盲人旅客问道:“你是王车长吧?!”这让王亚健很吃惊,素不相识的盲人旅客居然能看到自己的工牌,盲人旅客说:“上车后的两杯水让我认出了你,上次我乘车你也是这样做的,我问过你,你说你姓王。”

王亚健主动服务重点旅客,细致关怀尽显温情

  对有特殊习惯的常旅客,她也能在安全与需求间找到平衡。有位旅客每次乘车都带着编织工具,钩针、竹签等物品存在安全隐患。王亚健没有简单劝阻,而是每次出乘前先查看车厢客流,提前为旅客协调人少的座位,既避免工具误伤他人,又不影响旅客编织。起初旅客觉得换座麻烦,可时间久了,每次上车都会主动问:“车长,今天哪个车厢人少?我听您的安排。”前不久,这位旅客还特意送她一朵手工勾织的向日葵:“平时总麻烦您,这朵花谢谢您一直体谅我。”

 凭“担当”扛重任

  重大活动期间,王亚健总能在高强度工作中稳稳扛起重任。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召开,王亚健面临着“高强度、高标准”的双重考验,既要保障服务质量,又要向全国乃至世界旅客展示铁路形象。为此,她把休班时间拆成“三段式”:上午带新乘务员练服务礼仪,从站姿、手势到英语问候语逐一纠正;下午去库房清点备品,确保每件服务用品都符合标准;晚上则对着资料背专业术语,模拟“国际旅客询问高铁技术”“外籍旅客需要换乘指引”等场景,反复练习应对话术。

  峰会期间,她接待了一对来天津旅游的“铁路迷”老年夫妇。老人说,他们平时生活节俭,却特意攒钱坐复兴号商务舱,就是想亲身感受中国高铁的发展。王亚健不仅耐心解答老人关于天津地铁、景点路线的疑问,还结合自己的经历,给老人讲了京津城际从2008年开通到如今“公交化运营”的变迁。“没想到坐高铁还能听到这么生动的故事,中国铁路真是越来越好了!”老人的赞叹,成了对她最好的认可。

  16年扎根京津城际,王亚健从青涩的乘务员,成长为能应对突发状况、兼顾不同需求、温暖万千旅客的“多面手”列车长。在她看来,所谓“多面能力”,不过是“把旅客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国庆假期的列车上,她依旧穿梭在车厢里,胸前的党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用一次次贴心的服务,让京津城际这条“黄金线路”,成为旅客心中最温暖的旅途记忆。

【纠错】 【责任编辑:郭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