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共议品牌价值增长-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19 14:39:45
来源:新华网

2025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共议品牌价值增长

字体: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叠加消费市场迭代提速,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规模时代悄然落幕,取而代之的是以“智识”为锚点、“见识”为路径、“胆识”为动能的品牌时代。8月17日,浙江海宁许村镇,2025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以“锦绣东方 品牌向上”为主题,共探品牌建设的前沿逻辑与实践方法论。本届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承办,海宁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协办,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智识领航: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方向

国家品牌战略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成为品牌突围的核心驱动力。大会开场,重量级领导嘉宾从政策、产业、技术及区域经济多维度,解析当下的机遇与挑战。这不仅关乎行业顶层设计的落地,更将回答一个关键命题: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当下,中国品牌如何通过“国家-区域-企业”三级联动,构建更具韧性的发展生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致辞时表示,海宁许村是特色产业与全球时尚交融之地。今年外部环境变化,但中国纺织工业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8%,其中品牌建设是亮点与引擎,品牌正在重塑价值体系,激活消费潜能,优化产业生态。当前,品牌发展需把握新逻辑:一是人工智能之机,AI带来范式变化,品牌服务要满足个性化要求,催生新品牌主体,品牌叙事要在用户共创中闭环;二是市场需求之变,品牌创新是系统性变革,要实现从“流量思维”向“留量思维”转型;三是绿色价值之实,绿色转型从成本转为资产,品牌建设要将绿色理念提升为核心议题。

海宁市政协主席周红霞致辞表示,纺织服装是海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千亿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宁已形成涵盖原料、织造、深加工、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入选浙江省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协同区。她建议,“十五五”期间,海宁应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通过创新融合、品牌培育等举措,未来五年培育3家以上百亿企业。最后,她诚邀各界朋友来海宁共谋发展。

此外,会上还发表了《共塑时代叙事 彰显中国气度——提升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故事力的倡议书》,体现了基于品牌叙事能力的提升,联动协会、知名品牌、区域发展以及社会影响力媒体的融合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旨在打造有筋骨、有气节、有温度、有回响的品牌叙事力。

创新赋能:科技重构产业基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孙以泽带来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品牌建设”主题演讲,他表示,品牌建设内涵丰富,高品质制造是基础,涵盖精湛工艺、严格质量把控、多标准建设及细节打磨。同时,品牌需有地域文化根基、标志性设计语言与精准价值观传递,通过高端设计塑造稀缺性与高价值,实现创新驱动。而新质生产力在纺织领域体现为创新驱动,包括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发展、生产模式变革、产业链协同升级及高素质人才体系建设等。

会上,“许村提花面料”区域品牌发布成为另一大亮点,首次揭晓其量化评估成果。许村提花面料依托40多年的纺织产业积淀,作为最大的提花家纺面料生产基地,拥有“经纬造境”的竞争力。

主旨报告:区域与城市的品牌创新

区域品牌是城市经济的“血管”,更是产业升级的“引擎”。区域品牌应如何突破地理边界,成为城市竞争力的载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研究员郑砚农以“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城市)品牌创新传播——寻找海宁的‘城市客厅’”为题,为海宁区域品牌建设路径提出中肯建议。他以荣昌政府食堂、淄博烧烤的案例为切入点,指出区域品牌打造的核心逻辑:要以地域文化为内核、政府主导为引擎、民生需求为导向、流量为跳板,同时需规避短期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合海宁实际,郑砚农进一步提出,其“城市客厅”应凸显“科技为骨、文化为魂、时尚为形”。海宁具备长三角区位协同、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可定位“国际品质潮市”,将钱塘江潮文化基因与全球时尚产业标杆相融合,打造集设计、智造、引领时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长三角特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全链条覆盖等差异化优势。在实施路径上,他建议,海宁推动产业升级、建设数字时尚策源地、加强品牌传播、践行可持续发展,建立并依托“杭嘉时尚走廊”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向世界传递海宁设计、海宁标准、海宁品质与海宁品格。

高峰对谈:品牌向上,激活消费新体验

当消费市场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品牌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与文化影响力实现逆势突围,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晴颖的主持下,这场高峰对话直面核心议题:在碎片化消费场景中,品牌如何通过“价值共鸣”与“极致体验”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持续输出直面市场的“胆识”策略,为行业提供破局灵感。

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刘伟文表示,真维斯多年来做对了几件事:一是在产品层面,实施供应链改革,把产品元素进行分解与组合。二是在渠道方面,从线下渠道拓展至线上,实现全渠道平衡发展,让顾客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接触到真维斯的产品。三是在营销上,简化销售环节,对品牌内容进行精准投放,进而推动品牌实现较快增长。

新华社中国广告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兼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古斯敏表示,好的体验能加深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南方周末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南方周末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孟登科表示,在跨界案例传播中,高明的品牌内容营销经常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郁香菲品牌董事长、浙江玄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仕兵表示:女装品牌实现风格化突破核心在于为客户提供持续的优质体验,让品牌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非你莫属”。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助理兼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赵建峰表示,集团正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借助AI算力引领工业领域变革,成效显著。未来,歌力思供应链将启动三大品牌项目,聚焦有温度的创造。此外,鉴于时装流行多变、高端市场个性化需求,歌力思也将加强供应链的针对性生产。海宁中纺面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荣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可借助科技手段与数字化工具,在设计、生产及传播各环节为非遗技艺赋能,既保留产品本身的文化温度,又避免过度科技化导致的疏离感。

理论需落地,创新需验证。大会尾声,与会嘉宾们还共同参观了2025海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秋季)博览会。

从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到区域品牌的协同创新,从科技赋能的产业重构到文化共鸣的品牌叙事,这场大会不仅描绘了行业未来的蓝图,更凝聚了无数从业者的信念与勇气。当“智识”成为指南针,“胆识”化作推进器,相信中国品牌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市场,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纠错】 【责任编辑:张淳】